论文莫名上传“万方数据”遭诉
学位论文未经许可被收录并外传,曾有硕士、博士为此打官司,要求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方数据)停止侵权。9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获悉,又有480名硕士、博士以自己的学位论文未经许可就被上传至网络为由,起诉万方数据。这批案件涉及的索赔总额预计将逾三百万元。
A 480名硕士、博士在诉状中称,学位论文均为他们独立创作完成,至今未公开发表,应合法享有全部著作权。而万方数据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他们的学位论文以扫描录入的方式制作成电子版本,收录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内,通过向全国各高等院校图书馆及其他图书馆出售系统的方式,在网站上提供浏览、下载服务,谋取高额利润。 原告认为,万方数据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发表、复制、公开并传播、销售原告享有著作权的论文的行为,侵犯了他们享有的著作权,故要求法院判令万方数据在媒体及网站上公开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据悉,每名原告的索赔金额通常为七千余元,预计480件案件的索赔总额将逾三百万元。 B 曾有媒体报道指出,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由国家法定学位论文收藏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并委托万方数据加工建库的,收录了自1980年以来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博士、博士后及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其中全文收录的有八十余万篇,每年稳定新增十五万余篇,是我国收录数量最多的学位论文全文库。 据悉,自2007年底以来,万方数据已接连遭遇多起相同的诉讼。至今,北京、上海等地已有逾千名硕士、博士对该公司提起侵权之诉。这对于万方数据而言,无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法律危机。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导致版权纠纷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对于学位论文的著作权人归属,学界也有分歧。“有些高校就认为,学生的学位论文并不能单单归属于学生个人,而是应该归学生、导师以及学校三方所有,毕竟论文是在学校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据了解,此前曾有学生因论文著作权问题将母校告上法庭。 C 从2007年起,因认为“被告未经许可擅自将自己的论文收录入数据库并出售给一些单位和个人”,不少博士和硕士将万方数据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每篇论文1万至3万元的损失。
今年4月14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就公开开庭审理了其中10起有关学位论文侵权盗版的案件。 法庭上,万方数据代理人认为,涉案论文数据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科研院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而且仅限于局域网内部使用,并非在互联网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带有明显的公益性。而且公司未向用户收取除制作成本以外的任何费用,因此不构成侵权。 据悉,法庭试图对原、被告进行调解。万方数据认为,按照电子出版物的稿酬标准,支付给作者的报酬金额应该在3至30元/千字,而原告则坚持按照传统出版物30至100元/千字标准的上限给付稿酬,这一差异造成双方调解失败。 记者了解到,就在不久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284名硕士、博士诉万方数据的侵权案,其中234人获得了法院判决支持,分别获得2300元至3300元不等的经济赔偿。 在已经宣判的这些案件中,海淀法院认定万方数据在大部分案件中都是在未经授权或权利存在瑕疵的情况下使用了论文,而仅当那些硕士、博士已经授权给授予学位的学校使用涉案学位论文、学校又将该论文的相关著作权最终转授给万方数据时,法院才认为属于合法授权,不存在权利瑕疵。 |